衡阳获评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365体育官网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湖南省衡阳市成功获评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推动法治衡阳建设率先突破的有力抓手,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更是推动全市“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目标实现的强劲动力。自2023年成功创建湖南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全面统筹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力量,始终遵循以创建促提升的思路,全力投入到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上来,衡阳市法治建设体系日臻完善、示范创建任务高标准完成、引领带动作用充分显现,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高位统筹谋划 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
衡阳市委作出全力申报创建“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决策后,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先后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印发《衡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等3名副市级干部担任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市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机制,全力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动员会和工作推进会,有力有序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
紧扣指标体系 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衡阳市成立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专班,下设统筹协调、文字宣传、资料台账、综合保障4个工作组,并对应考核指标设立10个指标专班小组,实行“1+1+1”工作机制,集成作业、挂图作战,逐项解读创建指标标准,做好点对点指导筛查,实行三级把关制度。制定下发《衡阳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方案》及指标体系任务分解表、宣传工作方案等文件,细化任务清单,组织全市55个部门开展“指标攻坚”,推动示范创建100项指标全面完成。
坚持问题导向 补强法治政府建设短板
衡阳市深刻把握创建目标任务和内涵要求,对标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指标体系,立足衡阳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盯紧时间节点抓推进、突出问题导向补短板、聚焦关键环节促提升,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认真分析成因,拟定务实管用的措施,印发《衡阳市法治政府建设以创建促提升重点任务清单》,分县市区政府、市直单位部门、“关键少数”三个层级,提出了49项具体措施,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地各部门,着力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持续务实推进衡阳市法治政府建设。
突出人民至上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衡阳市通过建立“服务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好差评”实时反馈机制等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有问题只打“一个号”,12345热线整合38条部门专线,受理群众诉求;办事情只进一扇门,1638项审批服务事项已实现政务中心全进驻;从“一件事一次办”到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 97.42%,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0.5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在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基础上新设“营商环境投诉窗口”,构建全链条服务机制。通过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的同时,也让衡阳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狠抓“关键少数” 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法治建设推进的快慢,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不能起表率示范作用。衡阳市始终紧盯着力提升“关键少数”法治意识,紧紧抓住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这个“牛鼻子”,为全市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部分干部配发了《“关键少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指南》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汇编,通过“关键少数”带头学、带头干,带动“绝大多数”跟着学、跟着干。同时将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作为压紧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强力抓手,对年度述法工作从主体、流程、内容、结果运用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规范,有力落实述法工作总结履职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接受监督的作用,不断强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依法履职用权,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头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