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果科 发布时间:2025-09-02
衡科提复〔2025〕3号(A类)
胡青青委员:
您提出的《365体育官网推动衡阳市创新创业资源整合,加强政府、企业、高校联动的提案》收悉。经与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和市人社局等会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与成效
针对提案核心建议,我局协同相关部门,系统推进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健全协同机制,完善政策体系
1.强化政策支撑框架。构建"1+N"政策支持体系,以《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为引领,建立市级"1+7"工作专班(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市科技局等7部门牵头),统筹推进"博士行动"、数字化转型等专项政策。同步出台配套措施:一是《衡阳市大学生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二是《衡阳市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对高校科研人才在衡实施成果转化的项目,按产业化效果给予10万-20万元/项资助;三是市级政产学研专项资金,对校企联合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10万-30万元/项支持。此外,2024年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安排专项资金预算,惠及企业2000余家,新增智能制造工位2047个。
2.优化精准服务模式。开展"双高对接"(高校与高新园区)专项行动,建成"在衡高校科技成果库"和"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库",动态更新并发布《衡阳市技术需求汇编》《高校科技成果目录》。2024年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231项、高校待转化科技成果68项。
3.畅通多元融资渠道。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活动和创业补贴"五创联动"服务体系。对10万元以下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免除反担保政策。2024年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8.16亿元,惠及企业602家。
(二)搭建融合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1.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校企联合申报省级创新平台,近三年累计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科技孵化器3个、成果转化中试基地3个。2024年促成上海交大"有害气体检测"等16项成果与企业签约,总金额超4000万元,推动南华大学与广冷集团达成千万元级专利许可合作。
2.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在衡高校普遍建设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或校企合作平台,湖南高铁职院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实现园区企业与学生项目深度融合。湖南工学院首设"技术经理人微专业",2024年首批23名学员结业。建成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县市区工作站11家,基本实现全域覆盖。
3.强化产教融合实践。积极构建"产业建研究院、行业建联盟、企业建中心"的创新体系。目前,已建成市级现代产业学院18个,其中南华大学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输变电现代产业学院及湖南工学院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获评省级产业学院。平台建设方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批湖南省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市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总数达13个;并组建了农林、盐化、先进装备、现代服务业4个职教集团,逐步形成产学研深度合作、共生发展的协调机制。2024年,通过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路演活动10余场,发布成果超2000项,达成产学研合作400余项,有效促进了校企资源精准匹配。其中,在衡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26%,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
(三)聚焦人才引育,激活创新动能
1.壮大创业导师队伍。支持省创业导师团为在孵实体提供指导,鼓励优秀导师成立工作室。2025年新增省、市级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室12家,遴选市级大学生创业导师104人。
2.推动人才服务产业。创新科技特派员机制,近三年选派1101人次,推广共性关键技术154项。支持南华大学等高校选聘兼职成果转化专员,组建专业队伍。
3.突破高端人才瓶颈。2024年全市新增湖南省高层次人才12人、"三尖人才"23人。湖南金凯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群轩获批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实现衡阳企业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零突破。
(四)优化服务生态,提升协同效能
1.集成多元服务生态。各级人社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大学生创业园举办创业沙龙、训练营等活动600余场。衡阳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创业典型报道17期,《衡阳日报》客户端专栏发布创业故事8篇,总浏览量47.8万次。
2.活跃技术要素市场。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3%。成功举办2025首届全球天使祝融峰会,探索"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成果转化"衡阳模式。
二、存在的短板与挑战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协同联动深度有待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紧密度尚需提升,存在供需信息共享不畅、合作动力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效协同创新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
(二)政策传导存在堵点。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对政策知晓度不高、理解不透,影响了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部分政策在落地执行环节存在审批流程繁琐、兑现周期较长等问题。
(三)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我市在吸引和集聚顶尖创新人才方面竞争力仍显不足,高端创新人才及关键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依然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协同各会办单位,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 深化机制改革,优化政策落地。加大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提升企业政策知晓度和运用能力。拓展"双清单"(技术需求与成果清单)覆盖领域,组织高校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园区开展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服务。
(二) 强化平台赋能,加速成果转化。鼓励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力争新建省级中试基地1-2家。会同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共建"创新创业联盟",推动高校与重点园区签订孵化基地共建协议。推广"技术经理人"培养模式,为本地科技成果转化培育365体育官网的专业化人才。
(三) 优化引才环境,赋能产教协同。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365体育官网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来衡发展。支持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等高校增设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急需的微专业,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
我局将持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动各会办单位压实责任,聚焦政策集成、平台聚能、人才驱动三大核心,全力构建"校政企"协同创新的"衡阳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2025年7月25日
责任领导:蒋建军 承 办 人:蔡柏林
联系电话:0734-8338051
抄 送:市政府办(2),市政协提案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