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13 来源:办公室
(2019年3月12日)
 
编制说明:本年度报告根据国家、省、市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解读回应情况,依申请公开,咨询处理,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十一部分组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我市贯彻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湖南省行政程序》、《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及《湖南省政府网站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及效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我社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部署工作。我社每年于年初制定全年信息公开方案,明确由分管领导牵头实施,专门人员负责,确保质量,确保实效。
    (二)开展学习培训。2018年,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科的有效指导和监督下,我社的信息公开工作有了明显进步。同时,我社不断强化人才意识,公开招考熟习电脑的年轻人,并多次组织学习培训,更好地开展了信息公开发布工作。
    (三)进一步编制365体育官网和指南。我社根据本单位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信息公开栏目以适应需求,做到信息常公开常梳理,更好地为农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在市政府党政门户网的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中,我社坚持“有新信息新动态第一时间报送”的原则,在实施的几年里不断完善了信息报送方式,不断提高了报送质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包括概况信息7条(与上年持平)、工作动态58条(同比增长26%)、通知通告8条(同比下降33%)、法律文件4条(同比下降20%)、规划计划1条(同比下降50%)、统计信息1条(与上年持平)、人事信息9条(同比增长55%)、财政预决算2条(与上年持平)、信息公开年度报告1条(与上年持平)。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我单位主要通过互联网公开相关信息。2017年,我社主动将自筹资金开办的单位独立网站“衡阳市供销合作信息网”集约到党政门户网,并更名为“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自此“衡阳市供销合作总社”为市社的官方网站。网站整合之初我们及时更新信息不断完善网站建设,扩大了单位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2. 其他方式: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宣传简报等。
三、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情况
尚无此类情况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尚无此类情况。
五、咨询处理情况 
2018年共接到市政府12345政府服务热线处理类事项2例,社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并回复,做到了回访满意率100%。
六、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尚无此类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社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目前无收费事项。
八、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我社信息公开由办公室负责,不另立机构,所需经费来源于市社办公经费。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我社派专人参加了全市2018年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培训班,并且积极参加了“互联网+监督”基础库调研填报工作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十、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1.信息公开内容有限,不能充分反应我社信息动态; 2.信息公开方式不够多样,不能有效地发挥舆论的力量以扩大我社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改进措施:不断充实本单位官网和市政府党政门户网目录下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种信息发布渠道,争取多种信息公开方式并行,更高效地做好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
十一、附表 
|  指      标  | 单位   | 数量  | |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163  | |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4  |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5  |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92  | |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71  | |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0  |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0 |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0  | |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0  | |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0  | |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0  |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 1  | |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2  | |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2  | |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  | |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0  | |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1  | |
 
 
        



 
        